»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 伤寒两地书(第32-33 条)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伤寒两地书(第32-33 条)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赵红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189
: 190
经方币: 1588 元
: 0
好评度: 189 点
注册时间:2006-07-07
最后登录:2007-05-1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伤寒两地书(第32-33 条)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条论述太阳阳明合病下利之葛根汤证治。
此条当注意“必下利”之“必”字。所谓必下利,是否即言太阳与阳明合病,必须有下利的症状吗?如果是这样,原因何在?为什么太阳与阳明合病,必须出现下利的症状呢?
所谓合病,指太阳与阳明的证侯同时出现,则为合病。太阳本证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本证为“胃家实”,如果太阳阳明合病,则应为太阳之外寒与阳明之内热才对,为什么反而会出现下利呢?
从以上两条可以归纳葛根之用法。一者,葛根解肌生津,故可以治疗“项背强几几”;二者,葛根为解肌之品,肌肉乃阳明所主,故从药物归经理论,当归阳明经,因此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
《神农本草经》谓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味甘入脾胃,主肌肉;消渴说明可以清热生津。联系下条,“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虽加半夏,其实葛根亦有止吐之效果。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此条论述太阳阳明合病发呕之葛根加半夏汤证治。
学习此条,当比较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得出的结论是:葛根为阳明主药,黄芩为少阳主药。
上条既言“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此条又言“不下利,但呕者”,这是否矛盾呢?
                                                    赵红军

[楼 主] | Posted: 2007-02-13 13:47 顶端
赵红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189
: 190
经方币: 1588 元
: 0
好评度: 189 点
注册时间:2006-07-07
最后登录:2007-05-1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在《伤寒论》中,凡是言合病者,都是指的中风证。这是因为风性主动,传变至速,往往在一经感受风邪后,迅即传入他经。由此来看,“必下利”者,也就不难理解了。风邪属木其性疏泄,而阳明属土,风邪传入则木邪乘土,疏泄不止则下利不止,故言“必下利”。
      第32条“必下利”为木乘土、风邪疏泄之常例。第33条“不下利,但呕者”,为风邪侵扰,引起胃气上逆,非为风邪疏泄之常,故用一“但”字。两条均为风木克土的不同表现,因而并不矛盾。
      至于你说的葛根有“止吐之效果”,恐怕未必然。《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呕吐”应该是指身大热的关联症状,热退则呕吐自愈。
     
                                                                                              孙曼之

[1 楼] | Posted: 2007-02-13 13:52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6327(s) query 5, Time now is:05-19 12:46,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