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五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五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赵红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189
: 190
经方币: 1588 元
: 0
好评度: 189 点
注册时间:2006-07-07
最后登录:2007-05-1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孙曼之老师丹溪医案评析系列之五

“东阳吴子方年五十”案

    “东阳吴子方年五十,形肥味厚,且多忧怒,脉常沉涩。自春来得痰气病,医认为虚寒,率与燥热香窜之剂。至四月间,两足弱,气上冲,饮食减,招我治之。予曰:此热郁而脾虚,痿厥之证作矣。形肥而脉沉,未是死证。但药邪太盛,当此火旺,实难求生。且与竹沥下白术膏,尽二斤,气降食进,一月后大汗而死。书此以为诸贤覆辙戒云”。(《格致余论/涩脉论》)
    按:形肥则气盛于外而虚于内,平素厚味则痰饮生,忧郁则气郁化热。本案原为痰火气郁兼脾弱中虚之质。误予辛燥则痰火愈盛而脾气大虚。足弱者,脾主四肢也;食减、气上冲者,痰热中阻,胃气不得宣降也。方以竹沥清热豁痰、润燥降逆。白术熬膏取其滋补脾气而不燥。药仅二味者,病情既然深重,药亦必简练专注也。          
    古云;“肥人责脉浮”,所以丹溪谓“形肥而脉沉,未是死证”。但本案有误进燥热剂史,故丹溪又曰“但药邪太盛,当此火旺(之季节),实难求生,”可知药毒甚于六淫为患远矣。
    辛燥热药本有逐寒回阳之功,然而若阳热内郁或风邪束闭者误服之,常见偾事。笔者曾接诊一男性患者,年近五旬,叙其病史云:十九岁时外感发烧,多日不退。求诊于当地一中医,医谓阳虚,予人参姜附数剂,病情骤重,后经住院后烧退。此后经常头痛、身痛、腰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频尿赤,阳痿早泄,种种痛苦,不一而足。虽经多方治疗,效果不著。为疗病痛,其人自学中医多年,读书颇丰,常为他人开方治病,而自身病痛仍不能获效。笔者予疏风泄热、滋阴养肝法后,念该患者路途遥远,来去耗费不赀,遂为详述病机治法,命其自为加减调整。后告知病症显减而逾时复发,常年不离药锅。虽证情渐减,然至今仍未能除根。笔者附近又有一男性患者,六十余岁,主诉:二十岁时因伤风小恙求治一老中医,彼谓肾虚,猛进温补大剂。遂致百病丛生,驯至神志狂躁失常,由精神病院受治逾年始愈。此后经常精神恍惚,身如蚁行或如风邪,自内向外走窜不息,无有定处。自觉风邪攻窜之处刺疼不已,为余示之,视之确有红色小疹,搔之流清水少许,数日自愈。服疏风泄热、凉血之剂则小愈,如此反复发作,仍无痊愈之望。笔者自临证以来,接诊此类患者甚多,此二例乃印象最深者。可见丹溪“实难求生”云,洵非虚语!

[楼 主] | Posted: 2007-02-02 10:03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5016(s) query 4, Time now is:05-19 12:45,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