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经方实验录 -> 麻黄汤应用实录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麻黄汤应用实录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沙丘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66
: 167
经方币: 1501 元
: 0
好评度: 166 点
注册时间:2006-07-08
最后登录:2015-08-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麻黄汤应用实录

案(一):患儿,11个月,家住城关镇东街。鼻塞2个月,于1989年12月30日加重,无咳喘`寒热等症,这时天气寒冷,考虑为外寒袭肺,肺气郁闭所致,劝其家长试服中药。其父面有难色,说:“草药哪么苦,小孩子怎能喝下去?”。我说:“这剂药只有四味,且有甘草,味道不苦,小孩子服药不同于大人,一次大半碗,煎成放炉火旁,使其温凉适中,每次一`二勺,频频喂服,不会有多大的困难”。家长表示愿意试服,于是开麻黄汤一剂:麻黄10.0 肉桂6.0 杏仁6.0 甘草5.0 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如上喂服。
一天半的时间,服完一剂,患儿鼻息豁然畅通,家长异常兴奋,要求多服几剂,以巩固疗效。我说:“经方中病即止,不须多服”,一周后相遇,言鼻塞未复发。此是我首次用麻黄汤,虽事隔多年,记忆犹新。
案(二):患儿,4岁,家住李怀乡陈家庄,99年4月15日就诊,此时本地正流行小儿支气管肺炎,多在医院输液一周才能缓解。此患儿咳嗽`发热两天,曾在本村口服`肌注消炎退热药不愈而转我室,体温38.5气喘无汗,不渴,脉紧而数。单用麻黄汤:麻黄15.0 肉桂10.0 杏仁10.0 甘草10.0 加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温三服,每日一剂。共服二剂,诸症悉愈。
案(三):患者,男,32岁本村人,1999年冬在邢台打工时,患感冒,回家在我室就诊,体温38.0,头痛,鼻塞,无汗,全身酸痛,给麻黄汤:麻黄30.0 肉桂20.0 杏仁20.0 甘草15.0 加水12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三次温服,一剂,汗出,热退,诸症消失。未再用药,嘱其避风`多休息。
案(四):患儿,2周,本村人。去年曾患肺炎,经肌注`静点青霉素十天。今(93年3月7日)又发热,体温38.5,微喘无汗,听诊左肺可闻及湿罗音兼哮鸣音,给麻黄汤:麻黄10.0 肉桂6.0 杏仁6.0 甘草5.0 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一日服完,不拘次数。
3月8日复诊,进门时见将头腑于其父肩上昏昏似睡,体温39.0,面垢无光,咳喘加重,改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0 附子6.0 川乌6.0 细辛5.0 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一日服完.
3月9日三诊,精神焕发,咳喘大减,体温正常,肺部罗音及乎消失,继服上方一剂,全愈.
案(五):我的三弟,现年33岁。2003年春发热,体温38.5,无汗,恶寒,周身酸疼,不渴,脉紧而数,给麻黄汤一剂:麻黄30.0 肉桂20.0 杏仁15.0 甘草15.0 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三次温服,早晨开始服,至下午7点服完,汗不出,热不退,反升至39.2,夫妻双双肯求尽快退热,肌注安痛定4毫升`柴胡注射液2毫升,不久汗出热退,观察数日,一切正常。
讨论:
在我所接触的中医里,不知道张仲景《伤寒论》的,几乎没有;而用过麻黄汤的,也几乎没有。可见经方临床与实践的差距,是多么遥远。
案(二)为小儿肺炎,临床习惯,一见发热`咳喘,不是输液,就是麻杏石甘汤。当知,发热`咳喘为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共有之症,麻黄汤证兼无汗`恶寒`身痛`脉紧;麻杏石甘汤证兼汗出`烦渴`脉洪。怎能一见小儿肺炎就麻杏石甘汤?小儿肺炎见麻黄汤证时,用麻黄汤往往可一剂知二剂已,误用麻杏石甘汤或打针输液,多须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全愈。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最近的只有一条。现代医学,对于某一病症,尚有首选药`次选药之说,即便是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一时难以分别,也应首选麻黄汤。服麻黄汤不外两种转归,一种如案(一)`案(二)`案(三),汗出而愈,自然是皆大欢喜;也有汗出之后,变为麻杏石甘汤`白虎汤`承气汤`真武汤等证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隋证治之”就是了。
案(四)因“单欲寐”,认定为少阴证,我临床上,遇少阴重证,往往附子与川乌同用,以补当前附子因炮制太过,力量的不足。
案(五)我认为并不是药不对症,实际上是药不胜病,我三弟形丰体壮,体重180斤。本应击鼓再进,为了“不失人情”,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临床体会,像这样的发热,首选麻黄汤(或其它方剂),热不退时再用西药,往往比一开始就用西药退热,愈后良好,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我这样说,不会有人以为是在偏袒中药吧。

[楼 主] | Posted: 2006-11-17 13:17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好贴!好贴!如果曹颖甫先生在世,也定当拍案叫绝!
[1 楼] | Posted: 2006-11-17 21:08 顶端
黄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沙丘沙先生文风朴实,处方力炼,学有根底,术得所长,令人钦佩!
外感初起证见寒邪束表时用辛温解表法的确实是中医所长,罗止园先生、赵洪均先生均有过中西医合参之论述。观先生医案,亦可证实。
案四中说患儿年龄为2周,可能是笔误。

[2 楼] | Posted: 2006-11-18 13:15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0楼沙丘沙2006-11-17 13:17发表的“麻黄汤应用实录”:
在我所接触的中医里,不知道张仲景《伤寒论》的,几乎没有;而用过麻黄汤的,也几乎没有。可见经方临床与实践的差距,是多么遥远。

.......


[3 楼] | Posted: 2006-11-18 13:54 顶端
沙丘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66
: 167
经方币: 1501 元
: 0
好评度: 166 点
注册时间:2006-07-08
最后登录:2015-08-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确实是笔误,案(四)2周,应为2周岁.另“经方临床与实践的差距”应为经方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此致歉。
[4 楼] | Posted: 2006-11-18 20:16 顶端
一笑了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2
: 3
经方币: 20 元
: 0
好评度: 2 点
注册时间:2006-09-27
最后登录:2007-05-0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先生胆识过人,令人佩服
[5 楼] | Posted: 2007-03-04 20:39 顶端
沙丘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66
: 167
经方币: 1501 元
: 0
好评度: 166 点
注册时间:2006-07-08
最后登录:2015-08-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多谢回复
[6 楼] | Posted: 2007-03-05 21:39 顶端
songyonggang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24
: 25
经方币: 204 元
: 0
好评度: 24 点
注册时间:2006-07-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学习中。也用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儿童外感恶寒发热者,开了2付药,只用了一付热就退了。另一付扔掉了。
[7 楼] | Posted: 2007-03-07 10:46 顶端
zure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62
经方币: 289 元
: 0
好评度: 61 点
注册时间:2006-12-18
最后登录:2007-05-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先拜一下楼主。然不知用量是否过大。如案(二)4岁小儿麻黄用15克,案(一)(四)11个月和2周岁小儿用10克是否过多呢
[8 楼] | Posted: 2007-03-14 14:57 顶端
woyunzhai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37
: 28
经方币: 228 元
: 0
好评度: 21 点
注册时间:2005-02-27
最后登录:2007-05-1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如善用麻黄汤对于治疗外感病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可惜如今临床上用麻黄汤治病者已寥寥无几,吾用麻黄常被同事讥笑或责难,今下午我去药房,同事还在说:“麻黄、桂枝多被你用了”。
“在我所接触的中医里,不知道张仲景《伤寒论》的,几乎没有;而用过麻黄汤的,也几乎没有。可见经方临床与实践的差距,是多么遥远。”
与楼主深有同感!!!

[9 楼] | Posted: 2007-03-15 20:08 顶端
雪中梅花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7
: 55
经方币: 210 元
: 0
好评度: 37 点
注册时间:2005-11-30
最后登录:2007-05-1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原来我也不敢用,2003年才敢,后来发现效果奇好,特别是去年,只要有寒郁表避得心应手,去年还用麻黄汤治疗一例四年高血压
[10 楼] | Posted: 2007-03-16 11:21 顶端
沙丘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66
: 167
经方币: 1501 元
: 0
好评度: 166 点
注册时间:2006-07-08
最后登录:2015-08-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8楼zure2007-03-14 14:57发表的“”:
先拜一下楼主。然不知用量是否过大。如案(二)4岁小儿麻黄用15克,案(一)(四)11个月和2周岁小儿用10克是否过多呢

  不必客气。首先,教材的“一两合3克”是对汉代权衡的量,除以3得来的,因仲景方多一剂分三次服。“一两合3克”是一次的服用量,不是一日的服用量。我的医案所用的量是一日的量。其次,小儿不配合时多强行灌服,难免浪费,所以用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实际情况,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定论。
  年轻学子,难入中医之门的原因很多,我认为医案的报道粉饰过多,严重失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的帖子名为“麻黄汤应用实录”。也希望大家多发一些原汁原味的医案。

[11 楼] | Posted: 2007-03-17 21:30 顶端
zure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62
经方币: 289 元
: 0
好评度: 61 点
注册时间:2006-12-18
最后登录:2007-05-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谢谢沙丘沙老师!
[12 楼] | Posted: 2007-03-19 13:08 顶端
柳叶飞刀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92
: 93
经方币: 872 元
: 0
好评度: 92 点
注册时间:2006-03-11
最后登录:2007-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小儿不配合时多强行灌服,难免浪费,所以用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实际情况,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定论"
确实如此!

[13 楼] | Posted: 2007-03-24 10:19 顶端
turbowin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
: 2
经方币: 2 元
: 0
好评度: 1 点
注册时间:2006-10-24
最后登录:2007-03-2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小儿不配合时多强行灌服,难免浪费,所以用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实际情况,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定论"
倘若配合,会不会由于药量太多而出现问题,毕竟只有4岁。

看了老师的医案,受益匪浅,谢谢。

[14 楼] | Posted: 2007-03-27 16:03 顶端
沙丘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66
: 167
经方币: 1501 元
: 0
好评度: 166 点
注册时间:2006-07-08
最后登录:2015-08-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首先,麻黄在仲景方中以大青龙汤为最多,一日量为六两。折合现在用量当在18-80克之间。我临床上一两多按6-10克计算,大青龙汤中麻黄的用量在36-60之间,4岁小儿,按成人的三分之一折算,一日用15克并不算多。
  其次,单味中药的副作出,在应用复方时,不必斤斤计较,正如徐大椿所言:中药的配伍,可使某药俱全其性,也可使某药俱失其性。经方虽不能确定为史前文明,但必竞经历了长时期的临床验证,某药的副作用早已被其它药品中和掉了,因此用原方发生副作用的情况是不多见的。以麻黄汤为例,黄煌老师就认为桂枝甘草能抑制麻黄的发散之性。太老师张大昌先生则认为方中杏仁可抑制麻黄加快心率的副作用。
  再次,在这里,麻黄汤是针对发热无汗而设,按仲景的用药规则,若汗出热退,是应中病即止的,没必要将药服完。总之,用药如用兵,既不能猛浪行事,使无辜者受害;也不能胆小怕事,以误战机。其攻守进退,大量小量的决定,全在于临证者,当机立断,岂可预谋。因此,脱离临床而谈用量,毫无意义。

[15 楼] | Posted: 2007-03-29 21:48 顶端
伤寒论叶天士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
: 4
经方币: 6 元
: 0
好评度: 3 点
注册时间:2007-04-01
最后登录:2007-05-1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我服用过小青龙汤,麻黄用至6克,二服后出汗,发汗效果挺好,我是个脉沉细,爱自汗的人,所以麻黄用的量少.卖药的问:你是不是麻黄过敏,小孩都用9克?
前几天,小女早上起来吵着说感冒了,我一看,怕冷.发热,无汗,微微有点咳,有点白痰,我想早晨药店开门后去买点麻黄汤,但是过了一会孩子吵着说嗓子,舌头痛,我怕是春温,就没敢买麻黄汤,买的西药小孩常用的退烧药,一服孩子就去睡觉了,下午睡醒孩子没事了,又开始玩了,我怕晚上再发烧就又买的红色的布洛芬口服液,想用他发发汗,结果晚上也没发烧,孩子下午睡醒觉后我看她的鼻子流点血,想起<伤寒论>上说:得衄则解,果然孩子再没发烧.

[16 楼] | Posted: 2007-04-08 22:53 顶端
石头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52
: 53
经方币: 507 元
: 0
好评度: 52 点
注册时间:2006-07-23
最后登录:2007-05-1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好贴。谢谢楼主!
不敢用麻黄汤,还能算中医吗?今日之中医不敢轻用麻黄汤,正可见中医之衰颓。
楼主案五甚怪,照病情描述无不效之理,药量应该也很充分了。
大青龙汤麻黄六量是否书中有误?请教。个人麻黄汤和小青龙汤用过多次,效果很好。但大青龙汤没用过。个人以为大青龙汤证郁热更甚,麻黄用量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大。

[17 楼] | Posted: 2007-05-09 16:15 顶端
咖啡猫猫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8
: 39
经方币: 89 元
: 0
好评度: 38 点
注册时间:2006-12-1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今年初春,偶老婆洗澡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四肢酸痛,辨为麻黄汤证,麻黄用12克,服后两小时仍不得汗,又吃了一片巴米尔,汗出热退,之后一切恢复正常。
看了此贴,方知麻黄用量可能小了。

[18 楼] | Posted: 2007-05-13 17:03 顶端
妙手昆仑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20
: 21
经方币: 40 元
: 0
好评度: 20 点
注册时间:2007-04-27
最后登录:2007-05-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愚以为麻黄用量多少应据患者体质状态而定,并无定数
[19 楼] | Posted: 2007-05-14 20:04 顶端
经方中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6
: 117
经方币: 174 元
: 0
好评度: 116 点
注册时间:2007-03-27
最后登录:2007-05-2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大青龙汤着重了一个"发"字上,麻黄弃能少用!
[20 楼] | Posted: 2007-05-14 20:36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经方实验录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7678(s) query 5, Time now is:05-04 07:29,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