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 刘永年治疗慢性胃病临床经验(希望能早临床,多临床)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刘永年治疗慢性胃病临床经验(希望能早临床,多临床)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练习簿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75
: 32
经方币: 234 元
: 0
好评度: 9 点
注册时间:2005-04-23
最后登录:2007-01-0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刘永年治疗慢性胃病临床经验(希望能早临床,多临床)

本人有幸于假期跟随刘老抄方,目睹优良疗效,深感中医之博大精深,遂于网上摘录此文
吴学苏
(南京市中医医院 210001)
刘永年教授是南京市中医院国家级名中医,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擅于治疗风湿、脾胃、心脑血管等各科疑难杂病。慢性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慢性病,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刘老在治疗慢性胃病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其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一二,介绍如下:
1 以降促升,治疗胃下垂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生理上,“升清”和“降浊”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六腑以通为用,胃以降则和”。在病理上两者又相互影响,升中有降,降能促升;浊气下降,气机调畅,则清气得以上升;浊气不降,气机郁滞,则清气不能上升。胃下垂患者常表现脘腹痞闷、纳少等症状。传统认为“胃下垂”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无力升举。治疗上常采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法。刘老认为“中焦如衡”,是气机升降的枢纽,通过调节中焦气机,升降并举,能促进阴阳和调,气化正常,则诸症尽消。若一味补益升提,往往胃气愈加壅滞,导致胀痛、痞满等症状加重;若一味消导疏通,又令加重气虚下陷之症。故在治疗中应注意通补兼施,升降并调。通过调畅气机、和胃通降治疗,常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刘老常以“和胃降逆”为治疗胃下垂的基本思路,获得满意疗效。临床常选用陈皮、半夏、枳壳、砂仁、香附、竹茹等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之药。
2 重视护膜药的应用
刘老认为“胃主磨谷”,胃在受纳腐熟中极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如辛辣刺激之物或情志失调均可导致胃膜受损。目前,中医认为胃脘痞痛的主要内因是脾胃虚弱,出现脾虚肝郁,气滞血瘀,阴阳失调等证。而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下出现的攻击和防护因子的失调,尤其侧重防护因子减弱,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上皮细胞再生失调,和胃黏膜血循环障碍等,加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或胆汁返流,便可产生水肿、糜烂和溃疡等一系列炎症反应。故在治疗胃病时,要重视对护膜药的应用。因此,可以认为脾胃虚弱与胃黏膜防护功能减弱可能是中西医学两者在理论认识上的结合点。正因如此,刘老在治疗中极为重视胃黏膜的防护功能,每每在方中加入具有护膜、抗酸作用的药物,如含较多黏膜质的白及、增强伤口愈合的凤凰衣、乌贼骨、四季青、刺猬皮等。凤凰衣养阴润肺、补虚宽中,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起到护膜生新的作用;乌贼骨收敛固涩、制酸止血;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和乌贼骨合用,可以用于消化道出血;鸡内金消食和胃,刺猬皮收敛止血、化瘀止痛。四季青长于清热解毒、凉血敛疮,常用于水火烫伤。刘老创造性的将其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能起到护膜止痛之效。一则制酸、敛疮,加速上皮细胞的再生,调节血液循环,修复损伤的胃黏膜;二则促进黏膜防护因子,增强屏障功能,保护正常的胃黏膜免遭侵蚀,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一二,常能获得良效。
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在辨证
刘老强调慢性胃病的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灵活用药,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但重在辨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传统观点认为“缺酸”,属于胃阴亏虚,如过用滋养胃阴之药,结果患者往往症状不减,而加重脘腹痞闷之感。刘老认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能根据诊断一概认为胃阴不足,应重视辨证。过去可能因为条件所限,患者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时,往往病变已至严重阶段,腺体明显萎缩,辨证为“胃阴虚”的证候较多;现在患者多能及时就诊,发现萎缩性胃炎时,常处于早期阶段,缺酸常不明显,患者常有气滞、痰湿、肝郁等表现,应通过辨证论治分别给予理气和胃、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治疗。理气和胃常用苏梗、陈皮、枳壳、砂仁、蔻仁、木香等;健脾化湿常选用陈皮、半夏、太子参、白术、茯苓等;疏肝解郁常选用柴胡、枳壳、香附、绿梅花、佛手等。衷中参西,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同时,刘老常参照现代医学的观点进行辨病选药以提高疗效,致病菌慢性胃炎,多数病人病理检查报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表现不一,症情或轻或重。刘老认为均为“邪”所致。邪滞腑为病之变,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起主导作用。实证有气滞、痰湿、郁食、郁热、瘀血等;虚证有阳虚、气阴血虚,无论虚实均为内外之邪留滞胃腑,阻碍脾胃之运化,使胃失和降。治疗当以降逆和胃为法。应用苦辛通降之药物,以祛滞留胃腑之邪。可以选用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黄连、大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广木香、赤芍、甘草、槟榔等。但在运用苦寒药物时要慎重,对体质较弱者,当先改善其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进苦寒之药,避免伤胃。(2)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萎缩。刘老认为辨病不仅了解胃病的最终诊断,还要了解胃的微观结构。因邪滞胃腑,胃膜脉络失养,兼受邪滞腐灼损害,导致胃功能和微观结构异常。如排空障碍,胆汁反流,胃神经功能紊乱,黏膜红肿变性或红白相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或恶变。此类患者在胃气上逆的同时还夹有痰和瘀,初则气滞而痛,继则气血失调,气血痹阻,痰瘀互结,日渐成积,形成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应在原有治疗方剂中加入祛痰行气,活血消瘀之品。也就是提前使用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如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生薏仁、丹参、赤芍、黄连、大黄、三七等。行气活血,去瘀生血,抑制胃黏膜炎症,抑制病原体,抑制组织异常增生,调节血液循环。但勿过用活血,过度则破血,影响脾胃升降。(3)慢性胃病胃黏膜可分为红象、白象及红白相间等3种。以红象为主的,多提示胃火、胃热较重,常酌用清热凉血药如:丹皮、赤芍、黄芩、黄连、四季青、蒲公英等;以白象为主的,多提示胃黏膜局部水肿、缺血,常予益气行气活血治疗,可加用太子参、木香、枳壳、景天三七、丹参等药;若见红白相间的,则予清热凉血、行气活血治疗。对Hp感染者,刘老认为可酌加黄芩、黄连、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但不可一味追求Hp阴转,而过用苦寒之药,应重视整体治疗,辨证施治,以防苦寒碍胃。另外,对慢性胃病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适当选用一些中成药如胃复春、胃乐宁、维酶素、山海丹等交替使用,认为这些中成药的成分不同,可以从不同方面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 此贴被练习簿在2006-10-30 15:29重新编辑 ]

[楼 主] | Posted: 2006-10-30 15:22 顶端
补天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8
: 39
经方币: 380 元
: 0
好评度: 38 点
注册时间:2006-03-23
最后登录:2007-05-0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不错能否给些验案案例?
[1 楼] | Posted: 2006-10-30 19:31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7794(s) query 5, Time now is:05-19 07:56,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